蜿蜒叠嶂的龙泉山脉与嵯峨逶迤的总岗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进入眉山境内,它俩就把狂野的岷江给收拾得服服帖帖,让它在这片土地上九转十八回,滋养出千里沃野岷峨奥区,还给它换了个名字:玻璃江。千年前的苏东坡就以此为模样,给他成都的朋友介绍家乡眉山:“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东坡先生说呀,眉山介于峨眉山与成都之间。哈哈,这是不是现在的成眉同城呢?难怪千百年来都说是天才的苏东坡。
在这片江山秀气所聚之地,自然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苏轼、苏辙就是杰出的代表。在2022年那个火热的夏天,眉山——原本心之神往之地,让许多人的心情增添了几分急迫。不再犹豫,赶快背上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苏迷”的心中,总是渴望能穿越千年时光,去追寻东坡的足迹。三苏祠就是这寻迹的起点。
三苏祠坐落在眉山城内西南一隅的纱縠行。苏东坡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中说:“先夫人僦居于眉山纱縠行。”先夫人指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三苏祠原为苏家私宅,明代洪武年间改宅为祠。历代几多荒废,又几经兴建,得以保全。新中国成立后,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获以极大保护和发展; 2014年开展了历时两年多的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三苏祠面貌焕然一新。院内现存有飨殿、木假山堂、来凤轩、云屿楼、晚香堂、披风榭、消寒馆、海棠园、橘园等众多景点。
三苏祠也是川派园林的代表,红墙环绕,绿树成荫,草木葳蕤。为使文章篇幅不至于太过冗长,我原文录下清代翰林学士李德仪《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试竣敬谒三苏祠翼日得五古一首》:
昔年十四五,解诵东坡诗。少长攻论策,瓣香爇峨嵋。
缅怀名父子,川岳钟英奇。径欲溯岷源,怅望西南陲。
何意越廿载,人蜀轺车驰。草堂拜寓公,杜陵名双垂。
亟问纱縠行,奉祀邦人知。轻舠发初夏,江水澄玻璃。
启扃肃瞻仰,仿佛来云旗。老泉屹中坐,灏气生须眉。
坡颍左右侍,凛凛天人姿。为想获石砚,嬉戏殊常见。
寒镫耿相对,夜雨听何时。中庭蔚嘉树,古柏森鳞而。
白榆亦手泽,枯干留霜皮。亭亭两银杏,后起如孙枝。
补设木假山,好事之所为。三峰俨乔梓,鼎立靡诡随。
石梁间台榭,绿水回沦漪。虽无田田叶,犹号瑞莲池。
草木同不腐,节义徵在兹。当年不得相,炎运合中衰。
摧谪益挺特,岂独能文词。迄今八百岁,所过系人思。
何况鸣珂里,故宅遗栋榱。两公滞游宦,汝颍家同移。
要其神所在,犹水周天涯。文安正首丘,山色看蟆颐。
魂魄恋此土,合食一堂宜。结邻刚半月,慰我平生期。
舒啸倚修竹,荐新攀荔支。言观马券刻,还读柳州碑。
妙余龙眠笔,小像绘水坻。因缘付鸿雪,椎拓未云疲。
徘徊不忍去,留客鸣黄鹂。明年青莲乡,更访青莲祠。
如今的三苏祠早已是4A景区,园内除没古柏森森,而增荷叶田田之外,其余景象均与李翰林所载几无大异。
2022年6月8日注定是一个极其特殊极其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三苏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三苏祠不仅仅是名人拜谒、家风家教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自信的象征。
一百来亩的三苏祠谈不上大,但它承载的精神价值却是浩瀚无边,是不能用面积来丈量的。
从三苏祠出来,往东跨过岷江,就能看到一座状如眉毛的平缓山丘,那就是蟆颐山。山上荫翳蔽日,古木参天,两人都不能合抱的桢楠树,威风凛凛地沿山坡阳面铺开,望一眼便顿生厚重之气。蟆颐山上有个重瞳观,相传是四目仙翁张远霄修炼的地方。现存重瞳观是明代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所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于重瞳观前右侧的《重瞳观新修殿宇碑记》,则记叙了苏洵求子之事:“宋老泉苏明允,天圣中,尝于无碍子肆中见远霄张仙挟弹图象云,有祷必应,因解玉环以易之。时老泉尚无嗣,旦则露香以告,乃得轼,又得辙,张仙之应感,由仙翁之授受也。”这就把蟆颐山与“三苏”连在了一起。
当然,蟆颐山与“三苏”的关系不仅于此。在重瞳观大殿前正中有一洞,一道陡峭的台阶向下直通洞中,洞口石壁上横镌“仙翁胜境”四个字。逐级而下,见一清泉,泉水自石罅中流出,涝不溢,旱不枯,汲之不尽,其味甘甜凉爽,沁人肺腑。过去泉中曾有象征吉祥的白蟹,不时从石缝中爬出。清康熙年间,眉州知州赵惠芽手书“老人泉”三字刻于石上。
“老人泉”即苏老泉,眉山人始终相信,蟆颐山的老人泉与三苏祠古井的水是相通的。《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由此可以推断,苏老泉求子,是二十四、五岁的事,现在的蟆颐山上还有“苏洵手植树”呢。为什么苏老泉要在二十七岁这年,开始发愤读书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苏老泉二十七岁这年,正是苏东坡出生的当年。这冥冥之中,是否有着某种联系,才奠定了日后“三苏”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呢?
蟆颐山在古代的眉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眉州有八景,蟆颐山就占了二席:蟆颐晚照和江乡月夜。但这还不足以支撑它的份量,更重要的是苏轼和苏辙小时候常到蟆颐山玩耍,还在位于山脚下岷江边的望江楼上读书,他们都有诗为证。苏辙在《踏青》中写道:“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从横。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山间观里的美景,人们游玩的欢乐情形,在苏辙的笔下跃然纸上。
苏轼在《和子由踏青》中却另辟新意:“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傍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离,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一幅人文市井的场面就鲜活了起来。
苏轼和苏辙俩兄弟坐在望江楼上,一边看着窗外游人如织的美景,一边拿出带在身上的书籍琅琅诵读,其情其景,都让人大快朵颐。
如今望江楼已经不见,但遗址尚存,立有碑进行保护。
出了蟆颐山,沿351国道往西,驱车半小时,转入丹蒲路,从丹棱县地界上,折入东坡区广济乡最西边的连鳌村,就到达了苏东坡当年游学的地方。在这里,现存有国内最大的苏东坡手书遗迹。
顺着不急不缓的石阶拾级而上,抬头便见飞檐翘角的连鳌阁振翅欲飞。入得阁来,登上观景台,“连鳌山”三个大字尽收眼底。
仔细看那三个字,刻于倾斜的石壁之上。“连”字长3.15米,宽3.2米;“鳌”字长3.5米,宽3.2米;“山”字长3.2米,宽3米,深度约0.1米。笔力遒劲,龙蛇飞动,彰显苏东坡雄健浑厚的气概。
此处距三苏祠直线距离有三十公里。那么,为什么当年的苏东坡要在此手书“连鳌山”几个字呢?这还要从“三苏”喜爱游学说起。
眉山地处平原,西部多丘陵。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年,“三苏”父子常游历于眉州之西的连鳌山、石佛山、三峰山之间,感受山川灵气。据《眉山县志》记载,当时的连鳌山上有座栖云寺,寺庙周围山清水秀,灵气十足。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十二《眉州》载:“连鳌山,在西南九十里,山形如鳌。旁有栖云寺,东坡少时读书寺中。尝与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清代庄令域在《连鳌山》中写道:“鬼泣生林壑,神功仗斧柯。千秋霜雪里,奇气未消磨。”诚如诗中所述,即使历经千年,字中所蕴含的宏伟气势也不减当年。
连鳌山石刻为苏东坡青年时期的手迹,是全国现存最大的东坡题刻,与山东邹县峰山上的“鳌”字、北京白龙潭的“福”字、山东青州云门山的“寿”字、广西阳朔碧莲峰的“带”字、浙江普陀山的“心”字,并称我国六大巨字石刻。
我们继续前行。
沿遂洪高速,转岷东大道向南,全程约一小时,大道尽头就是中岩寺了。
中岩寺位于眉山市青神县的慈姥山,景区青峰峡峙,岩壑幽深,清溪流泉,怪石奇堆。中岩寺始创于东晋时期 ,彰显于唐宋,被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陆游赞为“川南第一山”。中岩寺与“三苏”的关系缘于苏东坡。
在去往中岩寺的路上,有幅醒目的标语:东坡初恋地,国际竹艺城。当年,在中岩寺的上寺有个书院,名叫中岩书院,是学子们心中的理想“学府”,十六岁的苏东坡求学于此。书院的“教授”是乡贡进士王方,天资聪颖的苏东坡深得王老师的喜爱。王老师有个女儿叫王弗,聪明乖巧,有知识有文化的王老师就思索着来个以“文”招婿。
中岩寺有一山涧,终年溪流潺潺,溪水在快到山脚的地方,汇成了一眼深潭,但它却没有名字。于是王方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东坡才缓缓展出他的题名:唤鱼池,令王方和众人叫绝。正当东坡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差丫鬟从瑞草桥家中送来了题名,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这就是苏东坡与王弗唤鱼联姻的故事。如今在中岩下寺的绝壁上,在“鱼”头攒动的溪潭倒映中,苏东坡当年手书的“唤鱼池”三个大字还熠熠生辉。
中岩寺还有一个与苏东坡,与天下第三行草,苏东坡的《寒食贴》有关的故事。
当年四川蜀州江原县(今四川崇州江源镇)人、时为河南永安县令的张浩获得了苏东坡的《寒食贴》,听说好友黄庭坚正在岷江边上的青神县寄情山水,顿时萌生了一个念头:苏东坡远谪海南,倘不能相见,何不另觅高人为之题跋,亦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于是星夜兼程,直奔青神。当张浩迎着岷江的清风,徐徐展开《寒食帖》时,黄庭坚喜不自胜,挥笔题跋。文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遗憾的是,东坡至死也没能见上他的得意门生黄庭坚为他的作品所作的题跋。
这是发生在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故事,地点就在青神,更有甚者说是在中岩寺。
当然我是宁愿相信的。
最后一站就是“短松冈”了,当年老百姓称之为“苏坟山”,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字则为“苏洵家族墓地”。它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当年则属武阳县(今眉山市彭山区)安镇乡可龙里。
车驶出岷东大道,沿着乡间小路再行三五分钟,当车转过一道长弯,跃上一座山冈时,就到达了“短松冈”的东侧。放眼向下望去,在青松掩映下的墓园静谧、肃穆。
“短松冈”位于柳沟山间台地之上,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南北各有一岭向西伸展,拥山脚一湖入怀,湖心偏东凿井一口,上建有亭,高悬一匾,书有“老翁亭”三个大字。从空中俯瞰,山环水绕,相互盘桓,形似一把太师椅。
其实,刚刚路过的东侧门是离坟茔最近的入口,但这里是墓园的次高处,位于坟茔之上,我是从来不从这里进入的。我要绕过墓园的外周,从最低处的西侧门进去,走过一段小路,再沿“回音梯”拾级而上,到达墓园。一直以来我从骨子里认为,唯有由下往上的瞻仰,才能体现对墓园主人的尊重。
墓园里有苏洵和程夫人的合葬墓,以及王弗的坟茔,还有后人希望苏轼、苏辙落叶归根而为他们建的衣冠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海外苏学专家衣若芬在《陪你去看苏东坡》一书中写道,2017年11月,她在苏洵和程夫人的合葬墓前跪拜,她对着墓碑说:“谢谢你们生育了苏东坡,谢谢你们养成了一个给予世间温暖力量的诗人。”
如今,更多的“苏迷”为追寻东坡的足迹来到这里,他们在墓前献上鲜花,拜祭先贤,体悟当年东坡的心境。
那是怎样的心境呀!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正当苏轼、苏辙兄弟俩同榜考中进士,兴高采烈之时,噩耗传来,其母程夫人去世,父子三人火速赶回眉山。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苏轼发妻王弗在京城去世。次年四月,苏洵在京城离世。苏轼、苏辙扶柩回到眉山,按苏洵生前遗愿,将父亲与母亲合葬;将王弗安葬在距程夫人墓西北“八步”之遥的地方。
苏东坡在这里,先为母亲守孝三年,尔后又为父亲守孝三年,也事实上在王弗的坟旁陪伴了三年。这上千个日日夜夜,从月上枝头、岷江晚风,到松涛阵阵、坟茔孓立,都留给了苏东坡对亲人,尤其是对王弗无尽的思念。以至十年以后,苏东坡在密州想起亡妻,都止不住泪流满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衰婉绝伦、世间无二的内心独白。行走在“短松冈”,常看到不少人站在王弗墓前,念诵着这首千古绝唱,念一遍,流一次泪……
眉山养育了“三苏”。比如苏东坡,从出生到第一次出川,再加上两度回乡丁忧,苏东坡在眉山的时间呆了二十五年,换言之,苏东坡一生超过三分之一的岁月是在眉山度过的。以至多年以后,苏东坡回望故乡时,写下了“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这样的美文。
可以说,“三苏”在眉山发端,眉山因“三苏”聚气。故,眉山是一个需要用“心”去体验的地方,因为“三苏”,因为东坡,所以光芒万丈。
沿着“三苏”在眉山的足迹,我们可以不止一次地与东坡对话,与他来个神交,还可以触碰“三苏”的内心世界,听听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