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我们想知道时间,只需要看一下手机,手表等一些带有时间的物品。但,在古代是没有这些物品的,人们又是如何知道时间的?
最开始,人们只是根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判定时间的。太阳升起时,人们就开始吃早饭然后进行一天的忙碌;太阳落下时,人们就收拾东西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所以,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
就这样过了许久,人们发现随着太阳不断的移动,地上的影子也随之而改变位置。于是,人们就在地上立一根木杆观察其影子来判定时间。但是木杆太轻,很容易被风吹倒。于是就改用石柱立在一块表明影子长度的刻板上,称其为“圭表”。“表”是石柱或标杆,“圭”是刻板,圭表可以计时也可以测定节令。夏至日行极北,正午时刻表影最短;冬至日行极南,正午时刻表影最长;春分和秋分太阳出没于正东西,正午时刻表影适中,从而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后来,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在圭表的基础之上又发明了“日晷(gui,三声)”。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刻有刻度。
圭表和日晷都是根据太阳投影所设计的,但遇到阴天下雨时,没有太阳,这两种计时工具就没有用了。于是,人们就有了漏刻,漏刻是不用太阳投影的。据载,西周就有漏刻,“漏”是壶,可以装水亦可泄水,“刻”是记有刻度的箭。其原理是水从漏壶中滴出,水位下降,壶中的箭刻也下降,从而确定时间或滴水进壶中,水位上升,箭刻上升来指示时间。
在运用水流动来计时的基础上,以水作动力的计时器也发明出来了。相传东汉张恒的浑天仪就是这样的,可以准确记录日出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