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打一生肖(【荐读】兵不厌诈)

时间:2024-08-14 08:01:55


兵不厌诈(bīng bú yàn zhà)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指用兵不厌嫌诈术;比喻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谓语。


三国演义——兵不厌诈

蜀军的整个祁山作战,尽管诸葛亮在指导思想上存有不少缺陷,但在具体战斗中,还是有许多成功之处的。在一出祁山的作战初期,孔明智夺三城,巧收姜维,为他北伐中原,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在战术上就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从演义的描写来看,孔明在智夺三城的过程中,有些谋略是照套历史上的经验,比如他派心腹装扮成魏军将领,假传军情,巧夺安定,就与他在南郡之战中利用敌方的兵符调动曹兵,一箭双雕得荆襄的战例极为相似。不过,此次作战中,诸葛亮为收姜维,连续制造假情报,还是充满了新意的。

当时的情况是,蜀军已夺得南安、安定两城,俘虏了魏军都督夏侯楙。而在攻取天水时,遇上了智勇双全的骁将姜维,两军一交手,诸葛亮竟连失两阵。孔明爱才,决心收降姜维。他“思之良久”,后来打听到姜维的母亲在冀县,姜维又是一个孝子,便派魏延率军诈攻此城,调动姜维出天水驰援冀县,乘机将他围困在城中。

然后,诸葛亮接连施展了一系列计谋。首先,他明知夏侯楙不会劝降姜维,却故意将他放出,要他去“招安姜维”。夏侯楙临行时,孔明说道:“目今天水姜维现守冀城,使人持书来说:‘但得驸马(指夏侯楙),我愿归降。”孔明用这段假情报,本意不在争取夏侯驸马,而是为了蒙骗这位三军都督,在他的心里先投下一个姜维已有降蜀之意的阴影。

由此,孔明导演的姜维投蜀的“好戏”便开场了。书中写到,夏侯楙刚出蜀营,正行之间,忽“逢数人奔走”,他们自称是“冀县百姓”,煞有介事地说道:“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奔走,投上邽去也。”夏侯楙一听,急忙问明了方向,直向天水而来。路上又遇见一群“携男抱女”的百姓,“所说皆同”。夏侯楙经受不住这种连续的情况刺激,终于相信姜维已经降蜀的传说。但这时天水的一些将领还没有亲身感受,不信真有此事。恰巧就在他们猜疑不定的时候,蜀兵突然乘夜前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水的将领们也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了。

其实,这又是孔明的一计,他从部卒中找来一个与姜维“形貌相似者”,假扮成姜维前来攻城,而真姜维这时正困在冀城,已“军食不敷”了。接着,诸葛亮又以粮草为诱饵诱出姜维,袭了冀城。当匹马单枪的姜维逃到天水城下时,却被城上的“乱箭”射回,途中又遭蜀军埋伏。他人困马乏,走投无路,最后终于下马投降了诸葛亮。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战争中,对立的双方都企图利用假情报来欺骗对手。古代兵法曾经讲过:“兵不厌诈。”诓骗,就是一种典型的诈术。尽管军事家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头脑来分辨情报的真伪,但是,如果一种虚假情报连续不断地涌来,或者从不同渠道传来一个相同的虚假信息,那么,即使很坚强的将军,即使在当初对假情报持怀疑态度的指挥员,也很容易动摇自己原来的判断和决心。

在魏军将领们的心目中,姜维是一名忠义之士,如果只有一次姜维降蜀的谣传,夏侯楙也是断然不会相信的。然而,这些魏军将领经受不住“海浪般”的假情报的连续冲击,最终还是判断失误,弄假成真,致使原来并无降意的姜维真的归顺了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