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古神兽"驺吾"的真相

时间:2024-09-09 09:46:31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山海经中的神兽驺吾(zōu wú),但是这只神兽确和现实中的一种动物 特别相似 接下来咱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山海经》里记载的珍禽异兽,看起来似乎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然而,经考据,其实里面不少神奇动物也存在于现实世界,有些很有可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只是因为我们的误读反而让它们更加的神秘。但也有些动物可能已经灭绝了。


驺吾首次登陆荧屏 还是在国外的一部电影里 咱们中华民族的神兽也已经流传到了国外 不得不说咱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之大

不过,驺吾的形象,在这部电影中的的确确,还原度最高!

说起驺吾的起源,还是要从《山海经》说起!

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当然,关于驺吾还有其他的记载,比如说《山海经图赞》、《淮南子》等。

综合所有史料来看,驺吾又被称之为驺虞,被誉为古之仁兽。

在商朝,驺吾是一种极其稀少 而珍贵的兽类

关于它的演变,在商朝有这么一个传说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残暴,而那时的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广施仁义之道。于是,奸臣崇侯虎便向纣王挑拨:“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纣王听后大怒,派人把西伯侯抓了起来

为救姬昌 西岐的子民和属臣寻得一物 也就是驺吾 讨得纣王欢心 西伯侯获释后,其子 姬发便灭商而得天下,周武王之子成王为了纪念驺吾之功,作《驺吾》之乐舞

《墨子·三辩》中有记载:“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命曰驺吾”

在后世的传颂当中,驺吾被不断神化。

甚至,明朝永乐、宣德年间,也有三次祥瑞之兽驺吾现身的记载。

随着历朝历代口口相传,神兽驺吾的形象也渐渐丰满。比较完整的概括就是,这种动物 虎躯猊兽,白毛黑纹,尾长于身。性情驯良,不忍踩踏草地,不吃活的动物。行动优雅敏捷,奔跑速度极快,可日行千里。


驺吾真的存在吗?

不过,关于驺吾的原型,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驺吾即白虎”。

说是在永乐年间,为了表明入继大统的合法性,明成祖朱棣 鼓动了臣下进献瑞应,永乐二年(也就是1404年)其弟周定王朱橚便进献了驺虞。

当时所谓的“驺虞”,就应该是白虎。由于上古记载 赋予了“食肉”兽类的“仁”、“义”的特征,“驺虞”的展示,意味着向世人宣告 由“天意”促成的 崭新“纪元”的开始。

朝中的众多官员以各种文艺手段 来歌颂驺虞入献,除了撰写了称赞表扬.的诗文以外,还形诸图画。自此便有了《明内府驺虞图》的传世。


第二种说法是驺吾是猎豹的变异个体,毛色有白化倾向的王猎豹


第三种说法为驺吾的原型是雪豹,当然这可能是最接近现实的一个猜测了。


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出没于雪线附近和雪地中,因此被称为“雪豹”。

我国是雪豹栖息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雪豹在我国是一级保护动物。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86年已经把雪豹列为濒危动物,而在2008年的评估中,这一濒危级别 仍然维持不变。

据估计,全世界的雪豹约有4500至7000只,而有效繁殖种群的数量 可能只有2500只。


雪豹是生活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处于高原生态系统 和食物链的顶端,因此有着“雪山之王”的美誉。雪豹可以在海拔750米到5800米的范围生活,在夏季它们主要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觅食活动,冬季则跟随猎物 去往海拔较低的地区。完全符合驺吾“生于北方”的记载。

而且其外形 最有特色的是 一条和身子一样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所有猫科中独具一格,这条大尾巴 可以帮助雪豹 在攀爬奔跑中 保持平衡,睡觉时还可以用来盖住口鼻,防寒保暖。也与 从远古到近代传言中 “尾长于身”契合,甚至是所有考据观点中唯一相符的。


雪豹区别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 它的舌骨已基本骨化。这使得雪豹不能发出像狮子、老虎那样的吼声

作为一种典型的 高山 岩栖 动物,雪豹昼伏夜出,生性机警,身手矫捷,不喜在草地和林间穿行,只在傍晚 沿着石崖和溪涧的固定路线觅食,这一特性与古人描述中“不踏生刍”的细节 惊人的相符。

雪豹捕猎时 擅长利用保护色与岩石混为一体,在极近的距离伏击猎物,过程只需数秒。这样低调的习性 很难让人观察到捕猎的全程

另外因为雪山环境恶劣,研究者观察发现,有母猎豹会将猎物埋在雪地里,等食物短缺 重新挖出来充饥的记录,加上在世界范围内从无有过袭击人类的良好记录,因为奇特的秉性,很容易被附会成连草地都不忍心踩踏,不主动杀生只吃“自死之物”的仁兽了。


综上所述,雪豹可以说是现存动物中,最为符合传说中驺吾 所有特性的物种。

其实还有一种站不住脚的说法。那就是有人说驺吾就是我们可爱的国宝——大熊猫。但是此说法争议较大。

支持者认为,西晋的古人 以驺虞称呼大熊猫,并依照它的形象 制成为求和的“驺虞幡”(也叫驺虞旗)。而且传说中的白底黑纹 与熊猫的毛色相符,且熊猫以竹子为食 从不捕食其他动物的习性 很可能被附会为“不食生物”的仁兽。

反对的研究者认为 古代熊猫已有固定的称呼——在古代叫玄貘(mò),且外形与虎和狮相去甚远,不大可能被古人错认,尤其尾长于身这一点 历代描述驺吾的特征 更是完全不符。

你们觉得这几种说法哪个更真实一点呢?

综上,其实不管驺吾的原型到底是什么,这只风靡全球的中国神兽,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人也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还是挺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