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笑就为大家解释一下很多人都熟视无睹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太上老君?”
唐末道门领袖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对此有清晰的解释: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
这段话不难理解吧?简单说就是个尊号。
太上老君是有历史原型的,这点大家也都知道:原型就是周代史官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他以一本《道德经》奠定了道家的基础,道家后来又被人利用,变为道教,从一个学术流派变成了宗教。
既然是宗教,自然要神化自家的祖师爷。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就写了一本注释《道德经》的《老子想尔注》,在这本书里面,老子不是人了,成了大道的化身,“聚形为太上老君”。
由于张道陵的道教发展得很快(就是赫赫有名的五斗米道),影响很大,所以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也不得不抱大腿了——当时有种说法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到了天竺化为佛陀,度化胡人。——这本来是佛教为了在中国传教编的一个故事,好让中国人接受佛教:“你们学佛还是你们自己人搞的,别抵制了。”
道教一看,还有自动送上门来认爹的?太好了!于是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与佛教沙门帛远相争,就用这事儿编了一卷《老子化胡经》,以此说明道教地位在佛教之上。后来随着佛道之争越演越烈,《老子化胡经》陆续增广为10卷,成了道教典籍之一了。
受这事的启发,道教开始疯狂地让太上老君“变变变”。
东晋葛洪《神仙传》就说太上老君上三皇时为元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玉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为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
好嘛,老子变成了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了,《封神演义》阐教十二金仙一人就占了两,这牛皮吹得也忒大了。
到了南北朝末期,看到佛教佛、菩萨、罗汉等人数众多,道教也开始“扩军”,把最高端的尊神一下子扩充到了“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这也是《封神演义》神话谱系的来源。
一些新兴的道派,为了走差异化路线,标新立异,便称元始天尊为至高神,而且还编经书说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隋书》就记载道: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
唐代隋后,唐朝皇帝为了彰显自家的出身不凡,就把老子又抬上去了——老子姓李,是咱李唐皇室的始祖,我看谁还敢踩在老子头上?于是太上老君被奉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重新成了众圣之祖,真神之宗。
到了宋朝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宋真宗时,为了巩固皇权,愣是抬出了一个玉皇大帝,构筑了一套天界的君臣体系,从此,天庭的最高职位就是玉皇大帝了,太上老君成了玉帝背后的男人,支持玉帝的代表。
元朝后,道教虽有分支,但不论是南方的天师道还是北方的全真教,都是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这两个教派在民间的影响力都挺大,所以民间还是以太上老君为尊。
不过,“三清”的观念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播也已深入人心,所以在全国各地奉祀太上老君的宫观庙殿要么称为太清宫、太清殿,要么称为老君殿或老君庙。
到了明朝,《西游记》一出,太上老君的形象和地位基本在老百姓心目中就固定下来了。道教反正也讲究“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所以也没有太过努力去纠正,基本处于“你信就好”“你拜就行”的态度中,一直流传到如今。
最后说下太上老君在道教中的标准样子,出自《抱朴子内篇·杂应》: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中也。
如果按这个描述,现在各地的太上老君雕像大部分是不像的。
如今国际道教节就定在太上老君的生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不知道普通人还有几个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