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相当于现在的什么(中国数千之县,为何无一同名?)

时间:2024-11-14 08:17:29

中国数千之县,为何无一同名?其实,民国初年,全国重名县达数百之众,施之政事,糅杂难播,消重规整,势在必行。

地名由来

大禹治水,足遍天下,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州”,乃水中可居之地,自夏商周,州域经纬乎山川,嬴秦郡邑亦渊源于地理。举其名如见其地,审其义即辨其疆。虽经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州域之界,仍易识别。

《禹迹图》中国最早石刻地图,刻于北宋,作者成迷

两汉迄于明清,历年久远,拓土恢疆,各地合并分拆,参错纠纷,郡邑混用。如今,诸多地名不分东西南北,不溯历史渊源,无关山川地理,无视文化传承。

同名县如何产生?

其一,唐以藩镇而定军名,时至宋代,军号成为行政单位,北宋鼎盛时期,达到三百三十军州,以军号而定地名,致使地名与地理隔绝。

其二,自汉文帝始,为避讳君主而改地名,历代仿效,积年浸多,致使地名历史观念俱毁,山川名义全无。

其三,封建社会,以弇陋浮靡之习,喜巫祝颂祷之词,致使安、宁、兴、昌类地名泛滥成灾,诸如永安、平安、保安、乐安、东安、南安、临安、镇安、靖安、新安、兴安、安东、安平、安化、安仁等,少则二三县同名,多则四五县同名,视听混淆,难于辨别。

其四,各代王朝兵震四方,泽被海隅,矜武功而置郡邑,定远、宁远、定边、镇边等无处蔑有,致使边陲之地重名繁多。

故此四端,唐朝时期,同名县者仅19,至宋朝已增至30,明清时期则达42。清朝实行州府制(州府相当于如今的市),民国初年“废府存县”改制后,同名县更是剧增至221个。其中2县同名者743县同名者124县同名者45县同名者36县同名者1

同名县

县名相同,虽能以省或加以东、西、南、北、内、外等区分,但对行政管理造成极大干扰,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治本之道,在于更名

土地为立国之本,正名实敷政之先,县名消重,关系重大,刻不容缓。有鉴于此,1914年(民国三年),时任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上书《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废存理由清单》,旨在消除全国所有重名县,此举得到袁世凯的批准并实施。

朱启钤

重名废存原则

重名废存首先遵循“凡两县同名,存其先置”。 如福建沙县置于唐武德四年,而甘肃沙县置于民国二年,故保留先置的福建沙县,甘肃沙县拟改名洮沙县。

其次通商之大埠,新拓之边方,不便骤改,以特殊待之。如陕西三水置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东三水置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遵其原则,须改广东三水,但其在清光绪年间已开辟为商埠,涉及对外贸易和条约,改其名牵涉甚广,故此保留广东三水,陕西三水拟改名栒邑县。

新名原则

拟定新名之标准,“均以古代郡邑,境内山川为限”,即新名限定使用该县历史上的古名,或县内著名山水。如山东海丰县于隋初置无棣县,于明永乐避成祖讳,改名海丰,与广东海丰县重复,拟复旧称,改名无棣县;再如江西泸溪县内有资溪水,故改名资溪县。

1914年,全国县名消重共改127县名,自此数千县名更定,基本沿用至今,重名之弊彻底根治。虽个别改名为人诟病,但它极大地方便了今后的行政管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不失为成功之举。

结语

地名宜古不宜今,宜纳山川地理,宜承历史文化,不宜过多承载军事和政治等因素,以求举其名如见其地,审其义即辨其疆。

各省更改县名具体如下:

河南 1县

1.沘源,原称唐县

福建 1县

1.永泰,原称永福

吉林 2县

1.扶余,原称新城

2.同江,原称临江

黑龙江 2县

1.庆城,原称余庆

2.通河,原称大通

新疆 2县

1.尉犁,原称新平

2.伊宁,原称宁远

安徽 2县

1.郎溪,原称建平

2.秋浦,原称建德

湖北 3县

1.五峯,原称长乐

2.鄂城,原称寿昌

3.阳新,原称兴国

湖南 4县

1.乾城,原称乾县

2.资兴,原称兴宁

3.大庸,原称永定

4.临澧,原称安福

浙江 4县

1.温岭,原称太平

2.新登,原称新城

3.崇德,原称石门

4.嘉兴,原称嘉禾

陕西 4县

1.镇巴,原称定远

2.横山,原称怀远

3.栒邑,原称三水

4.柞水,原称孝义

山东 4县

1.耏水,原称新城

2.无棣,原称海丰

3.广饶,原称乐安

4.牟平,原称宁海

江苏 6县

1.扬中,原称太平

2.涟水,原称安东

3.泗阳,原称桃源

4.淮阴,原称清河

5.淮安,原称山阳

6.松江,原称华亭

广西 6县

1.蒙山,原称永安

2.同正,原称永康

3.古化,原称永宁

4.扶南,原称新宁

5.宜北,原称安化

6.三江,原称怀远

甘肃 7县

1.武山,原称宁远

2.镇戎,原称平远

3.定西,原称安定

4.庆阳,原称安化

5.海原,原称海城

6.洮沙,原称沙县

7.泾川,原称泾县

山西 7县

1.中阳,原称宁乡

2.凉城,原称宁远

3.汾城,原称太平

4.昔阳,原称乐平

5.离石,原称永宁

6.晋城,原称凤台

7.归绥,原称归化

直隶 8县

1.安次,原称东安

2.涿鹿,原称保安

3.塔沟,原称建昌

4.涞源,原称广昌

5.龙关,原称龙门

6.安国,原称祁县

7.濮阳,原称开县

8.阳原,原称西宁

奉天 9县

1.洮安,原称靖安

2.黑山,原称镇安

3.兴城,原称宁远

4.北镇,原称广宁

5.突泉,原称醴泉

6.凤城,原称凤凰

7.东丰,原称东平

8.桓仁,原称怀仁

9.梨树,原称奉化

四川 9县

1.巫溪,原称大宁

2.开江,原称新宁

3.宣汉,原称东乡

4.潼南,原称东安

5.万源,原称太平

6.汉源,原称清溪

7.北川,原称石泉

8.德格,原称德化

9.武胜,原称定远

江西 10县

1.修水,原称义宁

2.寻邬,原称长宁

3.宁冈,原称永宁

4.余江,原称安仁

5.横峯,原称兴安

6.资溪,原称泸溪

7.遂川,原称龙泉

8.黎川,原称新城

9.宜丰,原称新昌

10.九江,原称德化

贵州 10县

1.平坝,原称安平

2.德江,原称安化

3.炉山,原称清平

4.剑河,原称清江

5.紫云,原称归化

6.紫江,原称开县

7.关岭,原称永宁

8.兴仁,原称新城

9.凤泉,原称龙泉

10.织金,原称平远

广东 13县

1.云浮,原称东安

2.紫金,原称永安

3.宝安,原称新安

4.郁南,原称西宁

5.新丰,原称长宁

6.台山,原称新宁

7.潮安,原称海阳

8.蕉岭,原称镇平

9.五华,原称长乐

10.廉江,原称石城

11.琼东,原称会同

12.昌江,原称昌化

13.万宁,原称万县

云南 13县

1.摩刍,原称南安

2.建水,原称临安

3.马关,原称安平

4.景谷,原称威远

5.牟定,原称定远

6.镇康,原称永康

7.保山,原称永昌

8.黎县,原称宁县

9.凤仪,原称赵县

10.文山,原称开化

11.绥江,原称靖江

12.澜沧,原称镇边

13.休纳,原称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