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里我们经常听到古人说“子时、丑时、寅时……”,知晓了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用来计时,那你可知古人是如何计时的呢?又用什么工具计时的呢?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经典的计时工具—漏刻。
单一漏壶
漏刻,也叫漏壶、刻漏,它还有个更形象的称呼叫“水钟”。漏刻不仅古代中国使用,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也照样使用。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凡军事,悬壶以序聚柝。”“柝”就是打更用的梆子,每当遇到军事行动,都要用漏壶来决定敲击梆子的时间,从而发号施令。我们学过的《木兰诗》里就有这样的描写:“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而《隋书・天文志》更是有这样的记载:“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当年黄帝创造出一种观察漏水的方法,制作了用以计时的仪器,用来区分白天和黑夜。这样说来,漏壶岂非能上溯到上古时代?
最初的漏壶应该很简陋,直接在壶壁上刻画一些刻度作为时间标记,壶底开一小口流水,水位下降到某一刻度就能读出时间。但因为还没有现代玻璃,所以刻度也很难看清。于是古人就在漏壶里插一根带有刻度的木条或竹条,后来干脆插一支带有刻度的箭,用箭来指示时间,这就是所谓的淹箭法。
后来古人发现,要想在箭杆上精准地读出水淹到哪一刻是很困难的,因为水有浮力并且对漂浮的物体有附着力。于是古人又想到,在水面上放一个木制或竹制的小托子,小托子上插着有刻度的箭,箭穿过漏壶的盖子,这个小托子叫箭舟。当箭舟随着水位下降时,就能直接从盖口处读出刻度了!这就是所谓的沉箭法。
现今最早的漏壶实物来自西汉,壶盖上还有提梁扶着箭杆保持直立,这样误差就比较小。在《古今图书集成・历法典》第九十九卷中就介绍过这种漏壶,名字叫汉代丞相府漏壶。
这种漏壶看起来合理,但用起来一点也不方便。原因嘛,就是水流速度不均匀。水的流速与水压有关,高水位时,水压大,水的流速快,低水位时,流速就变慢了。水流速度不均匀就会导致读出的刻度不准确,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古人就产生了用两把壶的想法:一把壶正常漏水,漏的同时随时加水,以保证水位的稳定;一把壶用来接纳漏出来的水,然后在里面放置箭舟,水涨船高,看流进来的水有多少,对应的读出时刻就是多少,比较均匀稳定。这样的漏壶,称为浮箭漏。据考证,浮箭漏大约出现于西汉后期。
计时制度
古人计时制度除了我们熟悉的一日分十二时辰外,还有将昼夜各分为五个时段的,称之为“日之数十,故有十时”。
《隋书・天文志》记载:“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bū),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意思是白天,有早晨,有上午,有中午,有下午,有傍晚。夜晚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时间段。
夜里这五个时间点通常会有人击鼓报时,所以夜里的时间也叫“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者“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更或一鼓对应戌时(19:00-21:00),二更或二鼓对应亥时(21:00-23:00),三更或三鼓对应子时(23:00-01:00),四更或四鼓对应丑时(01:00-03:00),五更或五鼓对应寅时(03:00-05:00)。
很显然,这种计时很粗糙,人总不能这样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吧。于是一种更精确的时间划分就渐渐诞生了,这就是百刻制度。这种分法是从十进制发展而来的,它把一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将日出时分计为起点,到下一个日出时计满一百刻,一刻相当于现在二十四时的14.4分钟。
有人会问为啥叫“刻”,而不是叫“分”呢?因为最初这就是刻上去的嘛。最迟从西周开始,中国古代就用漏刻来报时了。古人把刻有一道道刻痕的箭放在漏壶里,通过水流的变化就能计量时间,所以这种时间单位就叫“刻”。
有了这种更细致的时间划分,古人就可以合理制定时间表,比如城门何时开启关闭,群臣何时上朝退朝等等。如果要确保每天早朝的时间都在日出之前,就需要明确昼夜的时刻划分。但我们都知道,每天的白天长度都在变化,那该怎么办呢?
秦汉时期是直接规定:春秋二分时漏刻对半分,白天和夜晚都是五十刻;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日刚好相反,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这样一来,冬至和夏至的昼漏相差二十刻,夜晚也一样。而冬至和夏至相距183天左右,所以就规定其它日子里每隔九天就把昼漏增减一刻,即冬至过后,每隔九天昼漏增加一刻;夏至过后,每隔九天昼漏减少一刻。
但事实上,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地轴倾斜及地球轨道偏心率等原因,不仅每日白昼长度不同,而且白昼长度的变化也不相等,所以每隔九天昼夜增减一刻的方法也不太准确,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从后汉四分历开始就改用实测加经验公式来推算了。
以上的昼漏分法都是以日出日落为标准的,但实际我们会发现,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还有一段时间天是亮的,它属于白天,还是黑夜呢?按照太阳运行轨迹来看,它属于夜漏,但古人为了便于观测星辰就把它单独列出来,名曰昏旦,即黄昏与清晨。
为了给观星一个具体的时刻表,秦汉以前就规定日出前三刻为旦,日没后三刻为昏。秦汉时期改三刻为两刻半,并一直沿用到明末。
这种时间划分看似合理,实则未必。因为百刻制与十二时辰对应不上啊!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这就存在很大问题。
于是有人又进一步细分,把一刻再分成六十分,一个时辰就是八刻二十分(100/12=8又1/3),每个时辰多出来的1/3刻,也就是20分,被称作小刻。
越分越麻烦,有人建议直接改成一百二十刻就能很好地与十二时辰对应。最早提出这个办法的人是西汉末年的甘忠可,其在《包元太平经》中提出把百刻改为一百二十刻,因鼓吹太平道后被下狱伏诛。汉哀帝上位后,其弟子夏贺良等一度受宠信,一百二十刻被正式采用,颁布天下。王莽新朝也曾试用过这个办法。但这两次都因“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又给改回去了。
南朝梁时又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到明末西方天文学知识传入后,清初才废百刻,正式采用九十六刻。这样一个时辰有8刻,一刻等于15分钟,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时间就对上了。
如果我们把水位往下走的沉箭漏称为泄水型漏壶,那水位上升的浮箭壶就叫受水型漏壶。显然,两种漏壶的刻度刚好是相反的。
叠加漏壶
前面说了要保证水位的稳定,人工加水很难办到,如果换成滴水的方式慢慢往里加,水位是不是就会更稳呢?于是古人就想着在上面再加一把壶,这就是二级漏壶。二级漏壶的产生应该不晚于东汉初年,因为天文学家张衡在制作水运浑天仪时就已经用到二级漏壶了。
有了二级漏壶,后世的级数越来越多,西晋出现了三级漏壶。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将连用的泄水壶数增加到了四个,导致四级漏壶的诞生,这就是有名的“吕才漏刻”。
这么多壶,它们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呢?这就要提到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渴乌啦。渴乌,就是我国古代用以汲水的曲筒,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由掖庭令毕岚发明的。这个人有意思,史书记载他是个宦官,汉灵帝时期为十常侍之一,祸乱天下,他造翻车渴乌本是供皇帝观赏用的,没想到却意外造福了后世百姓,历史还真是讽刺啊!
渴乌用大竹筒弯曲制成,利用虹吸原理,实现跨山取水。运用到漏壶上,只要把两个漏壶放在不同高度上,利用渴乌就能让水自动流下来了。
为了保持水位的稳定,古人做了许多努力。但问题是,即使加再多的漏壶,最后一壶水位多少也会有变化,还是不稳定。到底怎样才能保持水位的恒定呢?
好在古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龙图阁侍制燕肃向宋仁宗呈上了莲花漏的制作方法。莲花漏的箭壶上有一块铜质荷叶,叶中支一片莲花,上端饰有莲蓬的刻箭从莲花心中穿出,所以得名莲花漏。莲花漏的核心部分看上去就是简单的两级,却与众不同,暗藏玄机。
第一是这两根渴乌,上面的进水管口比下面的出水管口直径大一些,于是上匮流到下匮的水流量略大于下匮流入箭壶的水流量,使下匮的水位不断增加。当水位上升到溢水口时,多余的水就会顺着节水小筒、竹注筒流入减水盎中,这样流进下匮的水面就始终保持一种要漫溢出来的状态。
第二是这根竹注筒,其与下匮的接口相连,这样漫溢的水就能从这里流出到减水盎里,如此,水位就能一直保持在竹注筒的接口处了。
就是这么两个小机关,却大大减少了上匮水面变化对下匮的影响,同时还减少了漏壶级数,可谓是一次科技上的突破。
1036年,宋仁宗颁行全国使用,莲花漏因制作简单、计时准确终于得到官方的承认,在古代科技史上大放异彩。
北宋吴处厚《青葙杂记》中记载,莲花漏与昔日漏壶相比有三大有点。其一,它创造的漫流系统,使多余的水从漏壶上部的小孔流出,消除了因水位变化所造成的误差。其二,莲花漏根据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造刻度不同的四十八支浮箭,使测定的时间更为准确。其三,浮箭因为水的浮力而穿过莲心且沿直线上浮,不会摇摆,计时的精准度大大提高。
莲花漏虽然更先进,但还是有缺点。在给上匮加水时,下匮的水面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扰动,这个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但这难不倒聪明的古人。北宋皇祐初年(公元1049年),周琮与舒易简、于渊等人改进漏刻制法,给莲花漏又加了一级平水壶。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大科学家沈括为彻底改革旧历法,向宋神宗上三仪。在莲花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更简化的方案,这就是著名的熙宁浮漏,也叫熙宁晷漏。
整体构造与莲花漏一样,沈括把上匮叫求壶,下匮叫复壶,减水盎叫废壶,关键是,他在复壶中间加了一个板,板中间开有圆孔,叫“达”,这样复壶就成了甲乙两个相连的壶。
原理是这样的:求壶的水流到“元”(甲壶),在这里先缓冲一下,然后通过“达”平稳地流入“介”(乙壶),这样在求壶里加水对乙壶的扰动就会大大减少。而且,复壶的上部还凿有两条枝渠(漫流槽子),相当于莲花漏的节水小筒或竹注筒,漫溢出的水可以直接排进废壶里。如此一来,乙壶的水面就能完美地保持恒定了。
据说,沈括浮漏的误差每昼夜小于20秒,这种计时精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乃至此后六百年间,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计时仪器了!
莲花漏在元代已失传,中统元年(1260年),30岁的科技牛人郭守敬将其成功复原,并将原来的莲花装饰换成宝山的形状,因此被称为“宝山漏”。中统三年(1263年),宝山漏被送至燕京(今北京),后成为司天台(相当于国家天文台)的标准计时工具。